秦岭是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作为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中华龙脉”,拥有丰富生物多样性及珍稀物种,生态价值独特。近年来,非法穿越核心保护区行为屡禁不止,严重破坏脆弱生态,并带来法律风险。
本文将从法律角度详细解读户外运动穿越秦岭可能涉及的法律问题,帮助广大户外运动爱好者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
一、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主要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关于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法律法规包括:
《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这是保护秦岭生态环境的专门法规,于 2007 年首次通过,2017 年和 2019 年两次修订,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最直接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适用于秦岭范围内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对保护区的管理和保护活动进行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其中关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自甘风险原则的规定,适用于秦岭户外运动活动。
根据《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范围分为三个层次:
核心保护区:海拔 2000 米以上区域、秦岭山系主梁两侧各一千米以内区域、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等。
重点保护区:核心保护区以外,海拔 1500 米以上至 2000 米以下区域、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等。
一般保护区:除核心保护区、重点保护区以外的其他区域。
二、非法穿越秦岭的法律界定
什么是非法穿越
根据陕西省多部门联合印发的《整治秦岭核心保护区非法穿越行动方案》,非法穿越是指:
未经批准擅自进入自然保护区核心区
攀登 3500 米以上山峰
未按规定要求备案,擅自在秦岭特定区域和不具备通行条件等区域组织活动
经批准进入后不遵守相关规定的行为
禁止穿越的重点区域
目前,秦岭地区明确禁止穿越的重点线路包括:
鳌太线:连接鳌山和太白山的线路
冰晶顶:位于西安市鄠邑区
光头山:位于西安市长安区
鹿角梁:位于西安市长安区
箭峪岭、跑马梁、东梁、大平梁、草链岭、冻山等
三、非法穿越的法律责任
1 行政责任
根据《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的规定,非法穿越秦岭核心保护区和重点保护区的行为,将面临以下行政处罚:
对单位的处罚:
在核心保护区、重点保护区违法进行开发建设活动的,处以五十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罚款
组织非法穿越活动的,可依据相关规定处以罚款
对个人的处罚:
在核心保护区、重点保护区违法进行开发建设活动的,处以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未经批准进入自然保护区或在自然保护区内不服从管理机构管理的,可根据不同情节处以罚款
2 民事责任
非法穿越秦岭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行为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生态环境修复费用: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综合考量自然保护区、秦岭核心保护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生态环境恢复的难易程度,违法行为的次数、人数及所到区域,违法所得以及过错程度等因素确定。
赔礼道歉:在省级以上媒体向社会公众赔礼道歉。
3 刑事责任
在特定情况下,非法穿越秦岭可能构成刑事犯罪:
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如果在穿越过程中伤害或干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如果穿越活动破坏了大量林地等农用地。
重大责任事故罪:如果组织穿越活动造成人员伤亡且组织者存在重大过失。
秦岭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生态屏障,保护秦岭生态环境是每个公民的法定义务。户外运动作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应当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进行。希望通过本文的普法宣传,能够让更多的户外运动爱好者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和环保意识,共同保护好我们的 "中华龙脉"。让我们携手共进,在享受大自然美好的同时,也为子孙后代留下这片绿水青山。
 
                
             
                                     
                                             
                                             
                                             
                                             
                                             微信号
微信号
 
                         
                         
                         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公网安备61019002002326
 公网安备6101900200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