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旬高速咋又没动静了?” 这一疑问,想必萦绕在许多旬阳人的心头。
桐旬高速公路是陕西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的一条纵向线路,编号为S17。路线起于桐木镇东北 4 公里的立石滩村, 设枢纽立交与十天高速相接,沿旬河向东南设线,从旬阳县 城西侧过境,经刘店铺设隧道后跨越汉江至牌楼,终点止于 刘家坪,与十天高速公路相接,项目全长约 50.66 公里,设 计速度100公里/小时,双向四车道。项目概算总投资约95.44 亿元。如此宏大的规划,本应快速推进,为区域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然而现实却不尽如人意。
回顾桐旬高速的推进历程,自2016 年被列入《陕西省 “十三五” 综合运输发展规划》作为储备项目以来,便开启了漫长的前期筹备。2019 年 3 月,安康市交通运输局与省交通规划设计院签订工程可行性研究设计合同,并在当年底完成工可初稿编制。2021 年,安康、旬阳两市积极响应,迅速成立工作专班,全力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在两市专班夜以继日的努力下,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工可初设修编上报,施工图设计基本完成,项目前期手续也基本办结,线路用地范围全面管控,似乎一切都在朝着开工建设的方向稳步迈进。
转折出现在2023 年,全国 PPP 项目核查如同一记重锤,重重地砸在了桐旬高速项目上,使其前期工作推进受阻。在此之前,桐旬高速项目一直按照 PPP 模式稳步推进,各项手续有序办理。但 PPP 项目政策的突然调整,让项目建设模式不得不随之转变。为了顺应政策变化,项目拟采用特许经营模式推进,安康市迅速行动,组织力量开始编制项目特许经营方案。
2025 年 3 月 21 日,市交通运输局组织编制的《省级高速公路桐旬线(S17)桐木至旬阳公路项目特许经营方案》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一举动让民众看到了项目继续推进的希望。根据方案,项目投资估算总额约为 945399.5 万元,资金来源为项目资本金、政府投资补助和债务性融资。其中,项目资本金比例不低于项目总投资的 20%,方案按照 20% 计算,项目资本金不少于 189079.9 万元,由政府出资人代表通过政府财政预算资金出资 56723.97 万元、中标特许经营者以自有资金出资 132355.93 万元。在建设期内,市政府还将通过给予不超过 8.56 亿元(通过公开招标确定具体数额)投资补助的方式支持该项目。
尽管有了看似完备的方案,但项目推进仍陷入瓶颈期。核心问题在于项目投资收益存在缺口,各潜在社会投资方鉴于项目收益风险,提出了较高的缺口补助要求,而这一要求已超出安康、旬阳两市政府的承受范围。在市场规律下,投资方追求合理回报无可厚非,但政府财政能力有限,双方诉求难以达成一致,致使项目推进工作停滞不前。
桐旬高速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一旦建成,将成为旬阳市新增的一条南北向高速大通道,大大缩短旬阳、白河至西安的运营里程,增强安康东部区域吸纳关中平原城市群经济外溢的能力。从交通网络布局来看,它将实现国家高速包茂线和十天线在安康境内的高速连通,承担两条国家高速公路联络线的功能,完善区域快速、便捷、安全、高效的公路运输体系。在应急保障方面,将增加应急救援迂回通道,提升区域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的应急抢险救援保障能力。经济发展层面,将加快区域资源优势转化,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旬阳市等地区的自然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助力安康市融入关中、成渝、长江中游等经济带。此外,对于改善沿线群众出行条件,提升生产生活水平,也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民众对桐旬高速的期待由来已久,十余年来,沿线群众翘首以盼,渴望这条致富路、便捷路能够早日建成通车,为区域发展和民众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